
Select a Country or Area
Africa | |||
|
|
||
Asia-Pacific | |||
Europe | |||
North & South America | |||
常州东芝变压器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03619号-1
新闻动态
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什么是“塞罕坝”?
60年代的塞罕坝,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五种极端环境于一体,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刚刚建场的塞罕坝,没有粮食,缺少房屋,交通闭塞,冬季大雪封山,人们便处于半封闭、半隔绝的状态;没有学校,没有医院,没有娱乐设施,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建设者们,除了简单的行李衣物,其他的几乎一无所有。通过塞罕坝三代人55年的艰苦奋斗,在极端困难的立地条件下,在140万亩的总经营面积上,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期的11.4%提高到现在的80%以上,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塞罕坝人在茫茫的塞北荒原上成功营造起了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的人工林林海,谱写了不朽的绿色篇章。
什么是“塞罕坝精神”?
“勤俭建场,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是在塞罕坝建场三十年之际,由熟知塞罕坝建设发展历程的原国家林业部副部长刘琨帮助总结提炼的老塞罕坝精神。2010年6月,时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塞罕坝调研后,提出了新塞罕坝精神:“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爱岗敬业”。
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学习“塞罕坝精神”有什么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我们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响应习总书记对全党全社会的号召,大力弘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我们要大力学习弘扬塞罕坝精神,更好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要牢记责任使命大于天,不忘初心、忠于职责,把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要保持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的作风,发扬钉钉子精神,迎难而上、久久为功,把业绩写在山川大地上。
我们要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积极促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我们要把塞罕坝林场创业史、奋斗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教材,深入挖掘其中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广泛宣传学习,推动塞罕坝精神和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